家用医疗器具的测量结果准确与否事关重大。如何确保这一范围器具的计量准确性,作为长期从事医疗器具检定的计量人员,笔者略作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家用医疗器具计量面临的问题
家用血压计不属于强检范围,但由于操作不当、保养不到位或长期搁置等原因,测量结果多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由专业计量人员定期检定/校准。
通过笔者在医院进行现场计量检定时的随机调查与了解发现,大部分患者家中都配有血压计、血糖仪等常用医疗器具,很多患者并不了解这些仪器需要定期计量,更不知道应该到何处计量,只能凑合使用;部分患者表示,由于不放心家用医疗器具长期使用的准确性,只好定期更换,但又掌握不好更换周期,故而只凭感觉不准了就换掉,造成不小的浪费;还有部分患者虽然购买了家用医疗器具,但担心测量结果不准,会每天到附近的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测量以保证准确性和安全性。由于根本不了解医用器具的计量溯源性,不少人长期使用不准确的医用计量器具,对身体指标监测失准,造成血压、血糖的“被正常”,从而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造成家用医疗器具计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计量意识相对淡薄;二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力量不足;三是医疗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二、家用医疗器具计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1.细化检定目录,提高计量意识,做到“应检尽检”
一方面进一步细化现有医疗设备强检计量目录。按照时间、环境、使用方法等影响医疗设备准确性的因素,可调整或专门设计家用医疗器具的检定周期,比如针对家用电子血压计,考虑到使用频次较低,可以适当放长检定周期;另一方面通过计量普法宣传提高市民的计量意识。充分利用“5•20世界计量日”的宣传契机,让群众自身树立计量意识,以配合计量工作。应让群众知道家用医疗器械计量的必要性,提倡将家用医疗器具定期主动送检。虽然家用医疗器具不属于强检范围,但市民可根据使用情况自行主动申请计量。
2.扩大覆盖范围,利用社会力量,做到“愿检尽检”
一方面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尤其是基层计量检定机构,可以探索性地根据本单位的业务数量情况,结合建标内容,针对本地区酌情开展计量便民服务。在能够保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量传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适当开展基层便民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开放便民检测窗口;可以针对百姓新购入的医用计量器具进行首检,确定初次校准状态;也可以开设咨询窗口,就日常如何正确维护家用医疗器具计量准确性提供专业性的解答或建议;还可以普及日常计量专业小知识等。通过专业细致的服务使计量工作进一步普惠于民,让家用医疗器具多一种溯源渠道;另一方面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计量检定,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必须经过计量标准考核,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调动第三方机构同步开展计量服务,既能满足百姓需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服务供不应求的短板。
3.做好质量控制,确保质优量准,做到“强检必检”
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也是重要手段,从源头上确保医用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督促医疗器械生产厂商设计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有效提升产品的品质及测量准确度,保证医疗器具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准确性,以较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市场监管部门应针对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批准从严审批,市场监管部门指定的技术机构应认真做好医疗器具新产品的型式评价检测,杜绝质量差、门槛低的计量器具进入市场,应加强随机抽检和监测,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和计量准确性。
三、结束语
医疗器械在医疗专业场所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家用医疗器械则在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健康监测,两者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有效平衡二者互补关系,使家用医疗器械的计量溯源性得到有效保障,“健康中国”战略行动将会更加阔步而稳健!